宝妈都知道在生完宝宝42天的时候会去医院复查,但有一部分宝妈会检查出盆底肌状况恢复较差,会被医生要求做盆底肌恢复训练。对于第一次生孩子的宝妈,或许会疑惑盆底肌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做盆底肌肉锻炼?
大多数女性都不清楚盆底肌是什么?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
而正常人在妊娠、咳嗽、
便秘、泌尿
生殖感染、分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轻者表现为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小腹坠胀,尿频,
便秘等轻度不适,重者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疾病,造成难以言状的痛苦,影响的生活质量,甚至造成家庭生活不和谐。
盆底肌肉是如何造成损伤的?
1.怀孕时,随着胎儿的增大,子宫重量的增加,长期压迫骨盆底部,造成盆底肌肉受压,肌纤维变形,肌张力减退。
2.妊娠时,体内内分泌的变化。分娩时松弛激素的释放。产道过度伸展、扩张及损伤,再次使阴道及盆底组织松弛,盆底肌张力下降,造成骨盆不稳定关节脱位,影响各脏器的位置和功能。即使剖宫产也不能完全避免这种情况。
3.随着年龄增长,盆底组织本身也有松弛老化倾向。
孕产期那些措施能减少盆底肌损伤?
1.多喝水、多吃水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防治便秘。
2.孕期避免持久增加腹压的活动,尽量不要憋尿,控制体重增加,防止巨大儿
3.如有咳嗽、便秘都要积极治疗,否则会增加骨盆底的压力,加剧盆底肌松弛,造成盆底功能障碍。
4.产褥期应避免过早过剧烈地收缩腹肌。
5.产后要保证必要的营养支持,如果因为害怕产后肥胖而过分节制饮食,会造成肌肉缺乏必要的营养素而变薄,力量变弱,影响其对盆腔脏器应有的支持作用。
产后盆底功能损伤系统的保健措施
充分监测评估
孕期和产后,监测、评估盆底肌损伤程度,并及时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及治疗,是预防盆底肌功能障碍的主要办法。
产妇在分娩后42天需对盆底肌肉功能恢复情况做全面检查评估,如果盆底肌肉群恢复不良,要及时进行治疗。产后3个月是做盆底康复的最佳时机,否则随着年龄增大不但增加治疗难度,而且尿失禁的发生率会越来越高,越来越严重。
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
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纠正,解决解剖结构的异常,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其临床症状的目的。
非手术治疗主要有凯格尔训练、生物反馈疗法及电刺激疗法。
盆凯格尔训练是指有意识地对以对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以加强盆底肌肉及尿道肌肉的力量,提供其对压力作用的反应性收缩力,这种方法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有一定效果。
采用电刺激疗法进行神经生物的物理治疗。通过阴道内的测压装置使患者根据反馈信号学习调整阴道收缩力,指导患者识别特定肌群,提高盆底肌(特别是肛提肌)收缩能力,以达到对患者损伤的肛提肌进行治疗和修复,使患者提高肌力、收缩阴道,防止及治疗盆腔脏器脱垂,提高性生活质量的目的。
雅安恒博医院雅安妇产医院产后康复科通过电刺激、凯格尔训练、游戏训练等指导患者学习控制盆底肌肉运动,促进盆底血供,增强盆底肌力,缓解肌肉痉挛,纠正错误的肌肉运动模式,帮助患者及早恢复盆底神经肌肉功能。
以上便是关于“雅安恒博医院雅安妇产医院:产后盆底肌修复很重要,生过娃的宝妈快看过来!”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雅安恒博祝您健康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