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准妈妈们不是在产检,就是在去产检的路上,各种检查不知道做了多少,好像很多都和“tang”有关,准妈妈们经常被“唐筛”、“糖筛”、“糖耐”这几个词搞得“晕头转向”。听上去似乎是一个词,可内容却大不相同哦!!!这就来帮大家扫扫盲,分析它们究竟是何方圣神?
唐筛
“唐筛”,是“唐氏筛查”的简称,是针对唐氏综合征又称为“21三体综合征”进行的一项检查。这是一种先天性染色体疾病,患有此病的宝宝智力低下,生活不能自理,健康的父母也有可能生出“唐氏儿”。所以,唐氏筛查是孕期非常重要的一个筛查。
糖筛
“糖筛”,筛的是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时间一般在怀孕24周~28周。准妈妈做糖筛查试验,需要将50g葡萄糖粉溶于200ml水中,5分钟内喝完,1小时后测血糖,血糖值≥7.8mmol/L为糖筛查异常,血糖值≥11.2mmol/L,则妊娠期糖尿病可能性大。
糖耐
对糖筛查异常的孕妇需进一步查空腹血糖,如果血糖值异常(空腹血糖≥5.1mmol/L)即可确诊,如果血糖值正常则需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是指禁食12小时后,口服75g葡萄糖的检验。血糖值诊断标准为:空腹5.6mmol/L,1小时10.3mmol/L,2小时8.6mmo1/L,3小时6.7mmol/L,如果其中有2项或2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正常值者,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如果若仅1项高于正常值则诊断为糖耐量受损。
准妈妈如果诊断为血糖异常,首先要做好血糖的监控,不要迷信“生完孩子就好了”而疏于监测,同时,还要调整生活习惯。如果饮食控制加上锻炼效果还是欠佳,那么必要时可以考虑使用胰岛素。
另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之后,仍然需要做好复查,产后6周~12周时再做一次糖耐量实验,如果没问题,就可以舒一口气了。
唐筛和糖筛是准妈妈们产检期间必做的两项检查,虽然它们读音相同,但二者其实差别很大。
定义及筛查疾病不同
唐筛
是唐氏综合症产前筛查的简称,是通过检测母体血清中甲胎蛋白、绒毛促性腺激素和游离雌三醇的浓度,并结合孕妇的预产期、体重、年龄和采血孕周等,计算生出先天缺陷胎儿的危险系数的检测方法。
唐氏综合症
即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是由染色体异常(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而导致的疾病。60%患儿在胎内早期即流产,存活者有明显的智能落后、特殊面容、生长发育障碍和多发畸形。
糖筛
是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简称,通过检测孕妇血糖水平,协助判断孕妇是否患妊娠糖尿病的一种方法。若糖筛高危,医生会建议继续做糖耐量检查,以确诊有无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的,患者糖代谢多数可于产后恢复正常,但将来罹患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妊娠期糖尿病会对孕妇及胎儿产生多种不良影响。
筛查时间及高危人群不同
唐筛
可以在15-20孕周内进行,最好是在16-18孕周之间检查。34岁以下的年轻孕妇都应进行唐筛检查。超过34岁的高龄孕妇、家族中有唐氏症患者、生育过唐氏症患儿的女性属于高危人群,就不需再进行唐筛检查,而应直接做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
糖筛
在24周~28孕周进行,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等高危因素的准妈妈则应该提前至20孕周左右进行。
注意事项不同
唐筛
与一般肝功检查不同,唐筛不需空腹,筛查前及当日可正常进食,无特殊要求。
糖筛
1.糖筛前一天,饮食要清淡,晚上8点以后不要进食,水也要少喝。2.筛查当日需禁食水。3.喝糖水时要一口口慢慢喝,但要在3-5分钟内喝完,喝完后可多走动走动。4. 掌握好抽血时间,喝完后的第一小时抽血。
筛查方法不同
唐筛
1.抽取孕妇血液,分离出血清。2.检测血清中甲胎蛋白、绒毛促性腺激素和游离雌三醇的浓度。3.解读结果:甲胎蛋白的正常值为0.4-2.5MoM,化验值越低,胎儿患唐氏症的机会越高,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越高,胎儿患唐氏症的机会越高。
糖筛
1.空腹时抽一次血,测得空腹血糖值。2.服用50g葡萄糖后1小时后再次测血糖值。若此时血糖值≥7.8mmol/L就表示糖筛结果异常,需要进一步做糖耐量试验,反之为正常。3.糖耐量试验方法:一般都用75g糖来试验,在禁食12小时后服用。即在200ml的水中加入75g的葡萄糖粉,然后分别在四个时间节点检测血糖值。正常值:空腹血糖≤5.6mmol/L,服糖后1小时≤10.3 mmol/L,服糖后2小时≤8.6 mmol/L,服糖后3小时≤6.7 mmol/L。若这四个时间节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血糖高于正常值,则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仅1项高于正常值,则诊断为糖耐量异常。
以上便是关于“【
雅安恒博医院雅安妇产医院科普】解读孕检中的“唐筛”与“糖筛””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雅安恒博祝您健康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