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案例一:陈女士28岁怀孕11周,有一天凌晨2点多肚子痛醒了,到医院检查诊断为卵巢囊肿并扭转和破裂,需要马上手术。经过了4个多小时的手术,切除了一个卵巢,孩子暂时保住了,手术中和之后的用药及麻醉对孩子是否有影响?目前陈女士身体很虚弱现在还不能吃东西,对孩子的健康发育是否有影响?已经切除了一个卵巢,以后再育的机会还有多少?如果这个孩子保不住再想要孩子的话,间隔时间是多少?
妊娠期女性生理状态的变化,给麻醉科医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国内外文献的分析,我们认为,一些常用的麻醉药物在常规剂量下,并未发现对胎儿有致畸作用。临床医生在手术中或手术后,也会选择对孕妇和胎儿安全有效的药物,减轻患者围手术期反应,保证子宫胎盘血供,抑制可能发生的子宫收缩。虽然陈女士手术切除了卵巢,但是保留的另外一侧卵巢,将来仍然有生育机会。不过,也要看本次手术的病理结果和手术探查的情况。如果有再次妊娠要求,一般在产后身体康复,月经周期恢复正常后即可。此外,本案例警示我们,在孕前和早孕期间,应适时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以便早期治疗。
2、案例二:周女士17周建档的时候做B超,医生说发现里面有个囊肿,提醒她下次做B超再确认囊肿情况,医生表示有的囊肿随着孩子的增大逐渐消失了,有的不会。请问囊肿随着孩子增大而消失的原因是什么?万一不能消失应该怎么治疗,会对怀孕有影响吗?
孕期发生“卵巢囊肿”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卵巢生理性增大或功能性囊肿,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为卵巢肿瘤。大部分功能性的囊肿在孕中期就可能逐渐消失。不消失的肿物大多数是病理性的, 一般建议对≤6cm 的附件肿物先做临床观察。持续存在至16周以上或直径>6cm的附件肿物, 均须评价是否具有手术指征。对无症状的附件肿块,影像学检查没有可疑的恶性征象,可门诊观察随访。若无法明确肿块性质、怀疑恶性,或者出现“囊肿”发生扭转、破裂或出血的症状体征,则应及时手术治疗。
3、案例三:李小姐今年25岁未婚,B超时,医生说右侧有卵巢囊肿,有40MM大小。请问这样的情况严重吗,会影响生育吗?
卵巢在正常的月经周期中,也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经历从卵泡发育、成熟、排出,到黄体形成、衰退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超声检查有可能显示为“卵巢囊肿”。这类生理性的囊肿,一般在3个月经周期内自然缩小、消退。当然也不能除外某些卵巢肿瘤,或来源于输卵管等其它部位等良性囊肿。如果经过观察随访,原来发现的“囊肿”仍然持续存在或增大,应考虑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手术。一般生理性囊肿不会影响今后生育,即便是良性的囊肿,在经过腹腔镜微创手术后,对未来生育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4、案例四:小茹,是个17岁的女学生,可不久前,因突然下腹剧痛被送入医院挨了一刀,让小茹吃惊的是,医生检查说是“卵巢破裂”。小茹无法忍受,一个未结婚,没有性行为的女孩,怎么会发生卵巢破裂呢?
其实卵巢是个非常娇嫩的器官,血管十分丰富。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都会有特殊的变化。比如,排卵是一个周期性的生理过程,在排卵期,发育成熟增大的卵泡靠近卵巢表面,在卵泡表面薄弱处形成一个破裂孔,排出卵细胞。绝大多数情况,这个卵泡排出的位置会自然封闭、止血,形成血体和黄体。但是,如果卵泡或黄体周围丰富的血管网破裂,组织质脆而缺乏弹性,不能自然止血,就可能造成持续性或大量的腹腔内出血。此外,如果原本存在的卵巢病理性囊肿或者卵巢肿瘤,在受到意外的压力作用下,也有可能出现破裂出血。因此,未婚女性如果出现异常的腹痛症状,也应该及时做妇科相关检查。
5、案例五:张女士结婚三年不孕,朋友劝她吃从国外带回来的“助孕药”,服用半年不仅未怀孕,反倒月经不规律、恶心、乳房胀痛、盆腔不适,到医院检查发现双侧卵巢增大、水肿,还有腹水、胸水,化验后医生说是“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这是不是跟吃药造成的?
不孕的原因有很多,排卵异常是常见的病因之一。临床常用的促排卵药物,往往有其独特的内分泌作用机理,不恰当的长期使用或过度使用,就有可能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刺激卵巢过度反应,导致过多的卵泡发育、卵巢体积显著增大、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从血管内转移到第三间隙,出现腹水、胸腔积液、少尿、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受损、血液浓缩及血栓形成等,严重者还可危及生命。因此,应该警惕滥用促排卵药物引起的内分泌紊乱。对于不孕患者的人工辅助受孕治疗,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以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获得期望的效果。
以上便是关于“
雅安恒博医院雅安妇产医院:『卵巢疾病』卵巢疾病问答”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雅安恒博祝您健康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