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盆底肌犹如一张“吊床”,紧紧托住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器官,有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的紧缩度等多项生理功能。盆底肌一旦遭到损伤,会出现漏尿、阴道松弛、子宫脱垂、小腹及腰骶部坠胀感、
便秘等,给女性带来一系列的烦恼,甚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产后为什么要做盆底康复治疗?
怀孕和分娩,由于激素、重力、肌肉牵拉等因素都会给盆底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即便产后早期的症状并不严重,但是肌肉已经发生损伤,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激素水平的变化,损伤会逐渐加重,这也就是为什么漏尿、子宫脱垂在很多中年妇女多见的原因。
盆底损伤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尿失禁,其次是子宫脱垂、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大便失禁、便秘等。
盆底损伤不仅折磨患者的身体,还会引起诸如情绪沮丧、食欲下降、性欲减退等心理障碍,给患者带来身心的双重痛苦。
初期表现
◇ 阴道松弛
◇ 性生活不满意
◇ 下腹坠胀感
◇ 尿频
◇ 便秘
中度表现
◇ 尿失禁:咳嗽、打喷嚏、大笑或提重物时发生漏尿
◇ 盆腔脏器脱垂(子宫、膀胱、直肠等);阴部由下坠感,阴道发胀不适,伴有小腹胀痛,腰背酸痛;
重度表现
◇ 尿失禁:站立时都会发生尿失禁;
◇ 盆腔器官脱至阴道外口,走路时经常会摩擦到,引起溃疡、化脓或子宫肥大等问题;
◇ 慢性盆腔疼痛、
性功能障碍等疾病。
走出盆底康复五大误区
产后注重腹部塑形,忽视盆底康复 ×
许多产妇没有正确意识到产后盆底康复的重要性,往往把注意力放在瘦身、塑形上面,先腹部塑形往往更加重了盆底功能障碍的症状,耽误了治疗,因此,应当先盆底康复再腹部塑形。
盆底康复不重要,症状重时才就诊 ×
许多女性对盆底功能障碍不了解,把许多问题都归咎于没做好月子,出现了问题也“搁置不理”,殊不知这样会错过盆底修复的最佳时期。待症状明显时,再考虑治疗可能疗程较长,疗效不佳。
已出现盆底功能障碍难以恢复 ×
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并不复杂,而且治疗效果很好。
盆底功能障碍的轻度病人只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自己回家做盆底肌肉的锻炼。
而中重度的病人可以在医院接受电刺激生物反馈等治疗。医生会针对不同病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采取最合适的康复训练方法。
还打算生二胎就不需要盆底康复 ×
很多产后妈妈以为还打算怀二胎,认为暂时就不需要做盆底康复。
其实,不论顺产还是剖腹产,盆底肌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损伤,而再次妊娠,又会使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加重。
因此,准备二胎的女性,一定要事先做好盆底功能评估和修复。此外,已生育和30岁以上女性都应尽早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
剖宫产不需要盆底康复 ×
不少新妈妈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只有顺产才会引起阴道松弛,才需要盆底康复。剖腹产女性就不需要担心吗?
其实,整个孕期都是依靠盆底肌来承托日益增大的胎儿,以及腹腔、盆腔脏器的压力。盆底肌肉便在持续受压中逐渐松弛,这种现象在未分娩之前就已经存在。
因此,不管顺产还是剖腹产,都不可避免地对女性的盆底功能造成一定损伤。
故剖宫产的女性也有部分患者出现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症状。怀孕对女性盆底肌的损害是一定的。目前来看,大部分产妇都患有盆底障碍性疾病,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
所以,剖宫产后也要做盆底康复!
以上便是关于“
雅安恒博医院雅安妇产医院:盆底康复到底要不要做?不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雅安恒博祝您健康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