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是不少新生儿出生后遇到的第一个“障碍”,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几天逐渐变成“小黄人”,这让很多家庭为此操碎了心。而黄疸迟迟不退,医生却说是因为母乳,这到底怎么回事?宝宝需要断奶吗?下面一起来看!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宝宝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一周内的新生儿。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形成相对较多,而对胆红素的代谢、排泄功能又较低,所以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一定时期里会出现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独有的一种代谢状况,只有高过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对婴儿造成伤害。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可分早发型和迟发型两种类型:
早发型黄疸于生后2~3 天出现,其胎粪排出时间、排净时间都与血清胆红素相关;
迟发型在生后7~14 天出现,与小肠对胆红素的重吸收有关。
母乳性黄疸宝宝用断奶吗
发生母乳性黄疸对于宝宝几乎没太多影响,目前为止母乳性黄疸临床没有出现严重的案例。
因此,只要宝宝体重增加正常,妈妈们不必太过担心母乳性黄疸,绝大部分母乳性黄疸的宝宝也没有必要停止母乳喂养。
只有当血液清胆红素>14mg/dl(240μmol/L)时,可暂停母乳3天,黄疸消退后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便是出现也不会达原有程度。
暂停母乳期间,妈妈可以用吸奶器把母乳吸出储存起来,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提供黄疸消退后继续母乳喂养。
母乳性黄疸如何处理
自然紫外线有减退黄疸的作用,可以选择给新生儿晒太阳的方式,减轻黄疸。
但如果新生儿皮肤/粘膜黄染情况持续加重,范围变广,新生儿出现嗜睡,精神萎靡等现象,要考虑到是否有其他病理现象出现,建议妈妈及时带宝宝就诊。
以上便是关于“
雅安恒博医院雅安妇产医院:有一种黄疸叫母乳性黄疸,宝宝需要断奶吗?”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雅安恒博祝您健康愉快!